-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投[04/29]
-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数[04/29]
-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期[04/29]
-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版面费[04/29]
警惕!这种病例异常增多,权威专家建议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根据已有的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及新近国际儿童急性肝衰竭的处置流程或指南,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组织同济医院儿科、感染科、临床病毒学和免疫学、器官移植和公共卫
根据已有的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及新近国际儿童急性肝衰竭的处置流程或指南,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组织同济医院儿科、感染科、临床病毒学和免疫学、器官移植和公共卫生及流行病学的专家,编制了“建议”,供临床一线防控及临床诊治决策参考。
年龄1月~16岁,大多在10岁以下;
专家提醒,肝炎的病原很多有“病从口入”的特征,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手卫生、食品卫生和食具卫生。
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手卫生
家长要警惕孩子的这些症状
“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患儿的病情有可能快速恶化,应尽可能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监护和治疗。”同济医院儿童感染消化科方峰教授说,“同时,临床救治也需体现针对不同病情(轻、中、重和危重型)的分级救治策略。
此外,部分病原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家长应避免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为孩子佩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切断飞沫接触和粪口传播途径。同时,应保持孩子的适度运动及合理饮食。
对于疑似病例,需针对患儿的流行病特征进行调查,追踪或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对于流行病学关联病例,需在临床诊疗中高度重视患儿疾病进展以及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并积极开展病原学研究。”
明确病因是现阶段重点
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教授介绍,目前的病原体鉴定技术很多,比如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抗原抗体反应、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病原体的较快锁定。对于已排除常见病原体的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患儿应进行mNGS检测,在征得知情同意后留取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以便后续进一步鉴定病原体类型和明确病因。
5月16日,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为主体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在《中华儿科杂志》在线发表了“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救治给出了建议方案。
今年以来,全球不明病因儿童肝炎病例异常增多,目前全球已报告至少460例这种病例,其中12例死亡,一些病例接受了肝移植。英国是最早报告相关病例的国家,也是目前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截至5月10日,英国累计不明病因儿童肝炎病例已增至176例。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采写: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邓国欢部分来源:新华社 编辑:程佳怡 喻鑫 校对:刘永杰
【来源:长江日报】
可出现黄疸、恶心、腹痛、乏力、嗜睡以及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有发热。
实验室肝生化检查转氨酶(AST或ALT)显著升高;
快速准确查明病因,是诊疗新发传染病和防控的基础。
罗小平教授表示,“对于儿童严重急性肝炎,国内已有成熟丰富的诊断和救治技术和经验。目前尚无疑诊病例报道,需要加强监测,关注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情况,做好防控应对措施。同时应做好卫生和科普宣教,避免民众恐慌。”
据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罗小平教授介绍,我国尚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或儿童肝衰竭的专家共识。
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患儿有一些共性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gxzekzz.cn/zonghexinwen/2022/0523/903.html